智库动态

NEWS dynamics

——

民生智库 |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演进历程及2024年工作要点解读
来源: | 作者: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4-04-12 | 836 次浏览 | 分享到:
梳理国家群众体育工作政策演进历程和31个省(区、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体育工作的内容,以期总结提炼国家和各地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和特色亮点

导读:近年来群众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从数场马拉松比赛“一签难求”,到各地健身场馆预订爆满,再到“村超”“村BA”持续火爆出圈,全民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长期跟踪研究体育事业发展趋势和重点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国家群众体育工作政策演进历程和31个省(区、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体育工作的内容,以期总结提炼国家和各地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和特色亮点,为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国贡献智识力量。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体育事业、群众体育


一、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紧紧围绕群众体育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群众体育工作长足发展。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梳理群众体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发现1978年至今的群众体育工作可划分为开放探索、深化改革、战略发展三个阶段:

图1:改革开放以来群众体育发展阶段

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4年):体制改革驱动,释放社会活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下,体育管理体制、群众体育体制、竞赛训练体制等制度体系改革全面启动,强调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的发展理念,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群众体育要以社会为依托,以体育运动委员会为指导,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的社会分工模式。”1986年4月,国家体委出台《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明确指出,改善体育领导体制的核心,就是“实现由国家包办体育到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转变”,对释放社会活力,深化群众体育体制改革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深化改革阶段(1995-2013年):法制规范管理,强调人民为本。这一时期群众体育政策呈现出法制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特点,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群众健身的切实利益受到高度关注。1995年6月20日,我国首个全民健身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全民健身”时期,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2009年,我国首部群众体育健身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迈进的里程碑。

战略发展阶段(2014—至今):全面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群众体育政策频出,有效解决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等战略性措施持续推进,为新时期的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2014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新的战略发展阶段。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等做出了要求。2019 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对体育各项事业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对指导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22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

图2: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演进历程

二、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解读梳理

(一)国家部署

2023年12月28日,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高志丹局长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全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要坚持深化体育改革,先立后破,稳妥推进,以改革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文化、法治、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为2024年体育事业定下总基调。2024年2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从场地设施、赛事活动、“三大球”和冰雪项目推广、科学健身基层指导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内容,指明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目标。

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3月21日在青岛召开,会上高志丹局长强调“要深刻把握群众体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使命任务,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高度自觉、矢志不渝地坚守群众体育履职之要”;刘国永局长回顾了新中国以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历程、梳理了当前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础和存在不足,指出了全民健身事业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工作。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围绕“不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做出新贡献”,从八个方面明确2024年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工作及目标。除做好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科学指导、志愿服务及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等内容外,还将聚焦“一老一小”、青少年等重点人员开展重点探索,着力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激发群众健身热情,构建“大群体”格局。

图3: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

(二)省市部署

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梳理了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群众体育事业相关内容,总结2024年各省群众体育工作共性要点和特色要点,为各地群众体育部门提供借鉴参考:

要点一:体育消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8个省(区、市)提出发展体育经济,促进体育消费,让体育产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体育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愈加凸显,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30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9%)。2023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从增加产品供给、丰富消费场景、夯实体育消费基础等多方面提出16条举措,全方位促进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甘肃、黑龙江、辽宁、江西4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体育经济工作;北京、云南、天津、江苏重点推动体育消费。

表1:部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经济与体育消费”的内容

要点二:场地设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8个省(区、市)提出夯实健身设施基础、打造体育生态圈、推进智慧化设施建设等目标举措。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各部门重点聚焦解决“健身去哪儿”问题,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探索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其中天津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河北提出“建设更新一批全民健身设施”;湖北和青海提出“打造15分钟健身圈”;四川和上海提出“体育公园建设”;福建提出推动全民健身,新建一批智慧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社区智慧“运动角”。

表2:部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场地设施”的内容

要点三:“冰雪+”全链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7个省(区、市)结合地域优势及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冰雪产业发展工作。近年来,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全民、从地区走向全国、从冬季变为全季,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逐步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强国建设贡献冰雪力量。黑龙江提出“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吉林和辽宁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提出“打造滑雪胜地”“建设优质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河北作为冬奥会主办地之一,具有较成熟的冰雪产业体系,提出“抓好张家口冬奥场馆综合利用,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北京和甘肃聚焦冰雪经济及服务消费方面,提出“支持冰雪等服务消费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户外运动和冰雪经济”;山东冰雪运动发展迅速,项目类型丰富,提出“推出一批温泉旅游、冰雪运动等示范项目”。

表3:部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冰雪+”的内容

三、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三点建议

民生智库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为各级群众体育部门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办人民满意的体育提供参考:

(一)提质量:提质增效,开展场地设施提升行动

加快落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在满足健身群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实现质量提升、服务提升、效益提升,牵引带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健身组织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工作。各地在扩大健身场地设施增量的同时,更要盘活存量,从提供“更多”向“更好”转变。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对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助力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二)挖潜力:借势拓展,培育体育消费新增长点

结合2024年“消费促进年”的趋势定位,积极促进体育消费多业态融合发展,如借鉴东三省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齐头并进,持续释放冰雪产业红利;广西“深化生态林业、乡村体育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甘肃“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户外运动和冰雪经济”等工作经验,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加强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商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体育消费门类中打造新的增长点。

(三)对需求:需求导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统筹运用好规划、政策、投资等多种工具,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各地需不断拓展思路,丰富政策供给,调动社会合力,满足群众需求,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点击返回“智库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