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BOOKS
——
导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论断,多次强调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为了更全面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更深层次思考社会现象,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使命,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集中思想智慧,编纂新书《社会调查与评价》。新书已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更好地交流探讨,现摘取书中精选内容陆续推出。今日分享《公共服务调查与评价之交通出行(一)》。
关键词:交通出行、发展现状、调查评价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出行调查与评价通过调查获取数据信息,识别交通特征,发现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决策支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交通出行调查评价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交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一、交通出行发展现状
国外交通出行发展现状展现多元化趋势,融合科技进步与环保理念。进入 21世纪后,科技不断进步,交通出行方式和出行习惯发生变化。绿色和智能成为主流趋势。绿色交通出行强调环保、低碳,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车辆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同时,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兴起使交通管理更加高效、安全。国外高度重视交通发展,积极制定交通战略规划。2019年,纽约发布了《建设一个强大而平等的城市》(“纽约 2050”),旨在响亮民主、高效交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等 8 个方面提出战略目标与实施举措。2014年,东京推出长期展望规划《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展望》,提出构建任何人都能顺利且舒适使用的综合性交通体系。2018 年出台《 伦敦市长交通战略》,倡导出行方式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转变,以及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能耗效率、调整交通能源使用结构等战略手段,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新加坡发布《智慧通行 2030:新加坡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提出全面构建智能城市交通系统。
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 2027年)》等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交通领域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方式日益多样化。高速铁路里程世界领先:截至 2023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已超过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 2/3以上,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约 544.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全球第一,达到近 18.4万公里。航空和水运网络不断完善:2023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为 259个。2022年,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超 2.1万个,位居世界首位。各种交通方式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客货运输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国际名列前茅。2023年,公路人员流动量 5655612万人次,同比增长 26.1%;水运客运量 25771万人次,同比增长 121.6%;城市客运量 1009981万人次,同比增长 27.7%;飞机日均 15227班次。2023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3.9万亿元。
二、交通出行调查评价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评价对象和范围
1.调查评价范围
调查空间范围可以选择城市群、城市市域范围、城市中心城区、城市具体某一行政区划等、某一重点区域、路段、交叉口。
调查时间范围可以是年度调查、季度调查、月度调查、周调查、日调查。对于客流量的差异,分为工作日和节假日调查、平峰时段和高峰时段调查等。
2.调查评价对象
交通出行调查对象分为交通环境、交通运输运营企业、交通参与者、交通基础设施及载运装备、交通设施和项目等。
交通环境。聚焦于交通活动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调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污染、废气排放、地面震动及电磁场干扰等。
交通运输运营企业。聚焦于不同类别的运输服务提供者,以全面了解他们的运营状况和市场表现。调查对象涵盖了公路客运企业、道路货运企业、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轨道交通企业、出租车公司、网约车企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内河客货运企业、港口企业、海洋运输企业等。
交通参与者。按照属地划分,分为常住居民、企业职工、流动人口等。按照乘客类型可以分为轨道交通乘客、公交乘客、共享单车用户、出租车乘客、网约车乘客等。
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载装备。在基础设施方面,调查对象有公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等;铁路基础设施,包括高铁,普铁等;民航基础设施,包括机场等;水运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等;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等;停车设施,包括道路停车、备案公共停车设施、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停车设施等。
在运载装备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各种型号的客车、货车、机车车辆、飞机、船舶等。
交通政策和项目。在政策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各交通领域行业改革政策、高速收费政策、公交轨道票制票价。
重点工作的调查对象还包括交通行业交通规划、重大决策等。
在服务方面,调查对象包括各交通领域服务质量、满意度、安全评价。
在建设项目方面,调查对象可以是高速公路 PPP项目、枢纽建设项目等。
(二)调查评价内容
1.交通运输企业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调查与评价
针对交通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水陆客运企业、港口客运企业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开展运营安全评价,省际道路旅客运输、包车客运、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和非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估,各类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
对于城市客运企业,定期开展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运营服务质量调查评估,确保服务质量符合标准。对道路运输企业的质量信用进行考核,包括轨道、出租、公交、道路客运以及公共停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等行业的信用考核。
2.交通建设工程各阶段工作、示范工程第三方调查与评价
对于行业影响深远、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投资额较大的交通建设工程,如高速公路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城市快速路新建及改扩建项目、轨道交通新线建设项目、港口、机场、三级及以上航道等建设项目,对项目立项、调整、投资决策、施工方案等方面开展调查及评价。例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交通建设工程施工方案评估等。公路运营阶段,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调研与评估。
创建示范城市/工程相关的第三方调查与评价包括“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第三方调研评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自评估、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动态评估、交通强国建设情况等。
3.交通行业交通规划、重大决策第三方调查与评价
在政策与规划出台前,预评估包括对政策或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效果、潜在风险等进行全面分析。跟踪评估收费价格和补贴政策,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调研评估、高速差异化收费及节假日免费政策调查与评价、交通行业体制改革调查与评价。
实施过程中,中期评估包括对项目进展、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如静态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落实情况评估、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落实情况评估。
在完成阶段,后评估是对政策或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投资项目的调整预评估,如停车专项规划评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政策落地第三方评估、交通行业监管及政务服务效果评估、新增道路停车位规划设置规范性审核服务、共享单车适宜总量评估等。
4.交通基础设施调查
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调查与评价、停车资源普查、停车设施信息报送及核验、老旧机动车排查、停车位安全隐患排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普查、车位施划及路外车位登记核验等。
5.城市交通综合调查
综合交通调查各项调查内容如表 2-1所示。
6.其他
交通出行民意调研。公交企业乘客满意度测评、轨道交通企业乘客满意度测评、慢行系统整治满意度调查、交通综合治理公众满意度测评、公交满意度及分担率调查、地铁乘客满意度调研、医院停车特征及需求项目调查、国庆期间旅游车辆停放管理情况现状调查、交通运输执法满意度第三方评估工作。
交通智能化水平调查。交通科技及核心技术发展调查与评价、智慧公路(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调研、交通大数据应用情况调研、智慧交通发展情况调查、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调查与评价、交通大数据(交通大脑)建设应用情况调研。
行业发展相关的第三方调查评估。交通运输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后评估调研、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绩效评估调研、公交行业可持续发展调研、互联网企业促进行业发展调研、交通拥堵治理调研、绿色低碳交通出行、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筹措及新模式、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培养等。
(三)调查评价常用方法
将人和物的移动作为调查对象,常用方法有问询调查、现场调查和借助自动化设备采集等。在调查实施中,一般以纸质问卷调查为主,统一汇总、数据录入、结果分析。随着技术发展,通过手机、电脑等录入调查数据,提升调查工作效率。
1.浮动车法
浮动车法是一辆测试车在道路上行驶,由记录人员实时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与对向行驶的车辆数、同向行驶被超车辆数、测试车行驶时间及停车时间,可计算交通量及车速等重要信息。
优势:可同时提供交通量、行驶时间及行驶速度等多维度数据,为交通分析提供多维分析视角,是相对全面的调查手段。
不足:需要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周期相对较长。该方法所获取的交通流量、时间和速度数据均为观测时间段的平均值,难以精确反映瞬时交通状况或短时间内交通变化。该方法主要关注车辆行驶数据,难以获取居民OD出行、公共交通及货运等相关信息。
2.视频采集法
视频采集法基于视频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监测和分析人流车流特征,可以实现对路口或路段的交通流量和行车速度、路内停车等动态信息采集。
优势:安装和维护比较方便,通过二次识别技术可提取车牌号、车型、车流量等交通流特征。
不足:精度不高,容易受环境、天气、照度、干扰物等影响,车速较高时的检测和捕获难度大,数据存储性能要求高。
3.RFID检测调查法
RFID检测技术通过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实时识别物体运动特征。适用于路段的行程速度和断面交通流量调查、道路拥堵状况调查,可以实现交通违法行为检测、卡口全天候车辆自动监测、抢盗车辆检测、高速公路、路桥收费信息采集、重点车辆查缉布控等。
优势:具有尺寸小、安装方便、可抵抗恶劣环境、同时识别多个对象等特征。
不足:检测内容不全面,且对每辆车安装电子标签存在难度,近距离电子标签相互干扰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