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个人的身体素质、自身免疫力等词汇频繁出现,而身体素质与免疫力的高低与个人生活习惯、锻炼习惯息息相关。那么,你的生活习惯健康吗?你坚持锻炼了吗?锻炼的好处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生智库在全国31个省市范围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样本1282份,现将调查结果分享如下:
一、你知道吗,疫情期间,大部分人有些“犯懒”
1.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变长了,77.1%的睡眠时长超过了8小时,比非疫情期间工作日睡眠时间(7小时)多1.37个小时,因为睡眠时间过长,许多人还出现了越睡越累的问题。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2.有62.2 %的人每天面对屏幕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看电视、刷手机、玩电脑成了疫情期间的重要居家活动内容。近期,随着单位和学校开工开学时间的到来,网上办公、视频会议、网络复课也将使大部分人面对屏幕时间持续居高不下。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3.年轻群体是“犯懒”的主力军, 18岁至30岁的年轻人中有79.2%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有62.9%每天面对屏幕时间在6小时以上;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犯懒”,男性中有78.4%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有62.6%每天面对屏幕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占比均高于女性。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4.为响应国家疫情防疫工作的统一要求,也为降低自身暴露风险,有74.1%的人外出活动的频率降低到了每周2至3次及以下,27.2%的人员外出频次少于或者等于每月1次,还有22.3%的人疫情期间没有外出过,日常活动的范围都局限在住宅内。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二、你知道吗,疫情期间,有不少人进行体育锻炼
1.有74.9%的人疫情期间进行了体育锻炼活动,36岁至40岁的中年人群开展体育锻炼的比例最高为85.4%;但是,与非疫情爆发期相比,健身的持续性有所降低,能坚持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健身的占比仅为15.2%。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2.有55.5%的人锻炼时长为30分钟以上;从中青年群体的情况来看,18岁至30岁人群中有56.0%的健身时间能超过30分钟,而31岁至40岁人群比例较低,为43.6%。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3.疫情期间,老人和儿童开展健身活动的意愿更强,58.8%的老人和儿童都能坚持每天活动或锻炼半小时,且积极开发室内高尔夫、跳房子、乒乓球等系列适宜居家开展的活动项目。
三、你知道吗,体育健身活动能让你心态更积极
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充实着疫情期间的生活,也增强了公众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也会让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坚持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加速普及;疫情过后我们共同期盼迎来一个全民健身的美好时代。
1.疫情期间,有近60%的人认为通过开展体育锻炼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有25.2%的人表示健身帮助自己释放了焦虑恐惧的情绪,有18.6%的人认为健身能增强自己对抗击疫情成功的信心。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2.在对疫情趋势的研判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更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有58.9%的人认为“疫情会得到迅速控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有54.3%的人这么认为,体育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得以显现。
数据来源:民生智库
3.国家和各地体育部门积极行动,开展健身服务工作,为居家人群开展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广和宣传居家健身方法,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也都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措施,协助群众在家一起动起来。
最后,我们相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期间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健康、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健身、参与健身、重视健身的人群数量会进一步提升,我们终将迎来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更加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