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view
——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相继出台北京市1.0-5.0版系列改革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策,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把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2021年北京市组织各相关单位在全市广泛开展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
经开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号召,在全市率先出台《经开区关于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聚焦重点任务重点指标持续发力,全区上下齐心打好组合拳,致力打通一批办事堵点、深化一批重大改革、树立一批服务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区内营商环境迈上更高水平。
一、高点定位、高质统筹、高效推进
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率先出台细化方案。为做好营商环境各项改革政策落地工作,在全市率先出台《经开区关于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1.0版)》,工委管委会领导带头走流程,各部门高效协同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22年,经开区继续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在1.0版基础上调整优化,全市首个出台“最后一公里”升级版方案,《经开区关于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2.0版)》。
“双挂帅”高位统筹,调度协调齐头并进。成立经开区关于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小组,由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双挂帅”担任组长,负责重点任务的统筹、协调、调度、督促工作。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小组副组长,协调推进成员单位,履职担责。通过实施“挂帅出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做到重大政策牵头研究、重要工作专门部署、重大事项直接督办,上下齐心,各成员单位同频联动,同拧一股绳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实施,攻坚打通最后一公里。
细化和夯实主体责任,压茬推进高效协同。经开区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经济发展局统筹协调推进,出台细化方案,制定任务清单、体验建议清单、指标分工表等,进一步压实压细各单位主体责任和考核任务要求。各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职责,明确部门责任人和对接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量化目标提交工作方案、自查报告、任务清单等材料。
二、坚持问题需求结果导向,紧盯“两个聚焦”
聚焦重点指标领域侧重开展。“最后一公里”工作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以及世行、国家营商环境考评的重要指标任务发力,并以当年重点改革工作为侧重,制定针对性检查落实行动,并开展全面系统评估督查,对标对表自查自纠,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补短疏堵促优,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急难愁盼”靶向施策整改。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向前服务问需、问计、问效于企,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走流程等渠道深挖政策落地、政务服务等方面办事堵点难点,梳理区内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督促各部门建立整改台账,结合问题整改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针对重难点问题,经开区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邀请相关部门与重点企业共研整改建议,推动工作整改优化。
三、搭建宣传体系,创新打造走流程模式
搭建工作体系,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打通营商环境宣传“最后一公里”,经开区制定经开区2022年度“亦企”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方案,指引各单位组织开展宣传工作。重点打造经开区“亦企”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开设“亦企”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宣传专栏,按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每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创新升级拓展,深化局处长走流程模式。2021年经开区创新部门一把手和管委会领导带队“两步走”走流程模式,通过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开展了13次政务服务深度体验。各部门相继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106次,体验事项87项,发现问题79个,问题解决率100%。2022年经开区在原有“两步走”基础上,升级打造经开区“亦企走流程”模式,引入普通干部和营商环境观察员等社会群体赋能走流程,推动专项活动向全人员、全领域、全环节拓展深化。通过拓展普通干部“走流程”工作,切实发挥业务专业性优势,找出问题,找准问题。通过邀请企业代表、营商环境观察员等社会群众参与“走流程”深度体验,挖掘办事堵点难点,协同共治共促。
四、变“当下改”为“长久立”
常态化推进,分阶段组织实施。经开区高度重视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一年多来一直将其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搭建和完善配套评价体系、工作机制,并根据年度进度安排和各阶段重点侧重内容将整体分为任务落实、督促整改、优化提升阶段分层实施,推进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返潮。
发挥各方力量,跟踪问效以评促改。经开区通过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群体走流程等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共创优良营商环境。同时,通过专业第三方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经开区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开展推进情况和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全面跟踪问效各单位落实情况。并根据年度综合表现,对各项工作开展专项排名,对年内综合排名前五的部门进行绩效加分,以评促优。
对标前沿标杆,滚动调整优化完善。经开区通过建立改革任务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了解国家、北京市改革动态,传达北京市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要求,并定期对标对表国际前沿做法、头部开发区、其他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开展标杆学习,找差距补短板,并鼓励内生型改革创新,从而不断调整优化经开区营商环境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