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Think tank view

——

民生智库 | 从七人普数据看北京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
来源: | 作者: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1-12-30 | 5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七人普数据中可以看出北京目前的人口结构特点以及数据背后反映出的人口流动情况和北京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与人口普查相关的数据也向社会公开发布,从七人普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目前的人口结构特点以及数据背后反映出的人口流动情况和北京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

一、人口总量稳步增长,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

从七人普数据的实际统计情况来看,北京市人口总量有所增长,目前常住人口为2189309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612368人相比,增加2280727人,增长11.6%。除此之外,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北京市城镇化水平也稳步提升,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166433人,占8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26662人,占12.5%。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07741人,增长13.7%,年平均增长1.3%。由此可见,在新经济情势下,随着多地户籍壁垒的消除,文化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现象持续,我国也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居民总体素质提高,老龄化程度再度加剧

从北京市的七人普数据来看,北京市居民受教育程度整体有所提升,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190783人,此外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年,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不但提高了0.9年,并且文盲率也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大力发展教育,重视教育的成果,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增多也意味着北京市人口素质的提升,为北京市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但值得关注的是,居民总体素质稳步提高,受教育程度加深的同时,北京市也面临着老龄化程度再度加剧的窘境,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结构相比过去十年有了巨大的改变,步入老龄化社会,而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整体上升也意味着许多家庭面临老年抚养负担加重,我国处于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不再的处境。

三、劳动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从七人普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目前劳动适龄人口相比过去数量显著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一方面会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又会受到产业结构转型而调整劳动市场。相关专家指出“在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以及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保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能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同步转换。”简言之,未来北京市要继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并且不断改革和优化现有的就业制度,有助于城市稳步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虹吸效应的持续,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北京市的劳动力配置也有所好转,七普数据显示外地人口在近几年大量涌入北京市,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也给北京劳动市场注入了活力,能够吸引各类投资。在未来,北京市还会继续有人口迁入,地区市场的劳动力也会得到补充,而投资和劳动力的增加也会进一步推动北京经济增长。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北京市未来的工资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四、人力资本有效回报,城市迎来全新格局

除了劳动市场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面临转型,资源配置亟需进一步优化之外,随着北京居民总体素质的提高,北京市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北京市当地教育水平相比过去提升许多,外来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投入,让北京市高素质人口数量增多,硕士博士的比重增加,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变好,将会改变未来北京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高新技术领域就业人口也会有所增加,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就业率有望提升,有助于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提升,加之目前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人才流失现象有所好转,因此未来北京有望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使得人力资本实际回报率提升,人力资本得以增值。

根据去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北京市人均工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45766元,比上年增加14066元,增长10.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值,这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由于人均受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的工资增长率。因而在未来,随着人均受教育水平的继续提升,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适龄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的供需关系变化也将继续促使北京当地工资水平上升。

综上,从七人普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伴随北京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居民总体素质日益提高、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劳动适龄人口比例的显著下降,各种因素引发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会给北京带来诸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精尖技术型人才需求持续旺盛、人力资本继续提升、人均GDP增长等客观变化。就现实情况而言,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进落实三胎、双减相关政策,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落实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出台合理的就业制度等举措,以此加强劳动力输入、引进技术型人才、促进人口流动,以更加科学开放的政策来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北京市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


点击返回“智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