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Report
——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部署。9月4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为全面了解民营企业的诉求和期待,民生智库结合多年来在各地营商环境研究咨询服务中的项目经验和丰富的企业调研成果积累,聚焦《意见》关注领域,围绕公平竞争和信用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政商关系及文化、舆论环境、企业监管、企业融资和企业用工六大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营企业需求现状调研,调研于2023年8月初启动,历时近1个月,回收有效问卷2100余份。收集到的企业重点需求集中在融资、信用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本篇聚焦“融资需求”,剖析本次民营企业调查发现。今日推出《民营企业需求调查:融资需求篇(上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智库建议
一、融资需求现状
(一)企业融资需求强,政策纷呈但享受度不高
1. 企业融资需求旺盛
7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上半年制造业、基建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提升,反映出在政策引导下,大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超七成(72.7%)受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融资需求。
图:企业融资需求情况
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画像:一是集中在小、微企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增速25.5%,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4.7%,普惠小微贷款增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本次调研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81.3%为小、微企业(小型+微型)。
二是集中在经营5年及以上企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75.0%为成立5年以上的企业,这部分企业期望通过获得资金来建立市场、拓展产品线或雇佣关键人才,进而扩大其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展市场。
三是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及制造业。《2023年一季度小微金融及618前瞻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5月24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0%,放款金额同比增长37%,批发和零售业的融资需求最高,放款金额占比达到36%。在本次调研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批发和零售业高达50.0%,位居榜首,制造业融资需求紧随其后,达到43.8%。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介绍,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3%,比上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本次调研中,制造业融资需求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占比为43.8%。
图: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画像
2. 融资政策享受度欠佳
与融资需求高涨趋势相悖的是,民营企业对融资支持政策实际情况享受度不高。本次调研中,仅18.2%的企业真正享受过、获得过政府出台投融资政策服务支持,其中中小微企业享受占比不足三分之一。72.7%的企业听说过有相关政策但未享受过。对此,国家持续发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尽可能填补供需缺口。
图:企业融资政策享受情况
(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高涨,银行借贷为主力渠道
企业最需流动资金贷款。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主要融资需求集中在流动资金贷款、设备购置贷款、项目贷款以及企业扩张贷款等,其中流动资金贷款是最集中的融资需求。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81.2%的企业融资需求为流动资金贷款,68.8%的企业通过融资来扩充流动资金。
2023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下旬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考虑经济金融运行特点,密集实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针对性地支持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早在2021年末,监管部门的数据披露,企业流动资金互联网贷款同比增长46.3%,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不断提升。
图:企业融资需求及目的
银行借贷是主要渠道。调研发现,93.8%的企业通过银行借贷进行融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37万亿元,有贷款余额客户数4115.12万户,两项指标过去五年平均增速已超25%,其中银行借贷是主要渠道。
融资规模主要集中在1000万以下。初步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0%的企业目前融资规模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37.5%的企业融资规模在500万—1000万人民币。
信用贷款成为企业高度集中诉求。金融监管总局指出,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等问题,金融监管总局鼓励银行开发信用贷、续贷等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小微企业信用贷同比增长37.93%。在本次调研中,87.5%的企业也表示期望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进行借贷。
《2022-2027年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业运行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信贷余额预计将达到13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0%;信贷投放结构将更加优化,制造业、科技创新、消费等领域的信贷占比将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规模将显著增加。
图:企业融资渠道及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