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view
——
导读:2024年是我国体育大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多点突破、蓬勃发展之年。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会成功举办,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即将达到9700亿元,冰雪“冷”资源变成经济“热”引擎的潜力和实力强势释放……岁末年初,民生智库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梳理2024年我国体育领域十大事件,以期与社会各界体育工作者交流探讨,发挥建设体育强国路上智库力量。
关键词:2024年、体育事业、体育强国
1、青少年足球改革全面启动(2月)
2024年是我国推动三大球改革的关键年,足球改革率先迈出步伐,国家层面部署一系列工作,2024年2月,教育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校园足球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体教深度融合、普及与提高互促并进,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推动青少年足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并从青少年足球普及、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指引工作方向。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足球改革发展踏上新征程。
2、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深化融合发展(3月)
2024年3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要求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体育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为持续扩大消费贡献体育、商贸流通、文化和旅游力量。政策引领下,各地大力创新赛事组织,不断“解锁”办赛新场景,将体育融入城市生活,让体育赛事活动成为连接群众生活的纽带,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健身。
▶ 北京市:朝阳区积极响应赛事活动“三进”要求,与温榆河公园合作落实“体育赛事进景区”,2024年北京市第四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朝阳赛区)暨“身披北京战袍·直通粤港澳”我要上全运足球项目选拔赛在北京温榆河公园成功举办,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办在人民群众身边。
▶ 郑州市:结合二七广场、德化步行街、华润万象城、高新万达广场、万达坊等我市著名商场、商圈,郑州市体育局举办庆祝全国第十六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2024郑州市黄河广场舞展示大赛、2024年郑州市快乐家庭“海汇诺亚杯”三人篮球联赛等“进商圈”系列赛事活动,还联合市内六家大型商超、品牌店铺,推出“以赛惠民·借赛促消”系列活动。
▶ 湖州市:结合“赛事三进”开辟青少年体育活动新路径,举办2024湖州城市街头系列赛,包括青少年跑酷挑战赛、青少年蹦床挑战赛及田径跳高挑战赛三大项,赛事选址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选择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等地,不断推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发展模式。
3、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会实现全地域、全人群、全项目覆盖(5月)
近年来,我国大力健全和完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推动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全民参与、丰富多彩的群众赛事活动,满足多元群众健身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5月20日,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在沈阳开幕,赛事分七个赛区进行,创新推出“5+N+X”的项目设置方式,即5个规定比赛项目,N个赛区自选特色项目,X个各省(区、市)自选项目,各赛区累计开展赛事活动6000余个,涵盖运动项目近100项,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作为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群众性赛事活动,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集比赛、展演、学习、交流等于一体,体现全地域、全人群、全项目覆盖等特点,在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大群体”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促进全民健康方面发挥重大意义。
▶ 西南赛区:动和静、传统和新兴、大众和民族相结合,押加、陀螺和珍珠球等项目的比赛既丰富了赛事内容,又彰显民族特色。
▶ 华南赛区:广西通过抢花炮项目传递幸福追求、促进民族团结;海南通过攀椰竞速项目将劳作场景转化为竞技,展现自然之美与劳动智慧。
▶ 华东赛区:农民健身嘉年华将农耕活动和健身赛事结合,以丰收为背景、农民为主体,在田间地头奏响了庆丰收、享运动的欢快乐章;滚蚕匾、旱地龙舟等项目考验农民的团队协作与体能;“浙里乡村健康跑”打造了一场集健身和沉浸式的乡村美景之旅的赛事。
4、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7月)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创下我国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是过去一年里我国体育事业重要的高光时刻。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40金27银24铜,中国队夺金运动员多达60名,再创境外参赛历史新高,且在射击、游泳、举重项目上,打破世界纪录1项、创造奥运会纪录9项次,强力彰显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与潜力。近期,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发布的《2024年我国运动员取得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运动员共在33个项目上获得194个世界冠军,其中,奥项世界冠军84个、非奥项世界冠军110个,数量创历年之最,同时创造19项世界纪录,呈现了耀眼的运动成绩。
5、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体育强国报告(8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8月27日,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撰写的智库报告《迈向体育强国之路——习近平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启示》在北京发布,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从逐梦体育强国、共谱和谐交响、推动历史跃迁、写就人类新篇等四个章节,深度研究和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时空坐标、理念内核、实践成就、时代价值与世界启示,对推动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价值,是反映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卓越成效,对外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重要载体。
图:《迈向体育强国之路——习近平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启示》报告目录
6、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9月)
随着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各级各类群体赛事活动供给更加丰富,各类新兴运动满足人们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有力推动着体育产业、体育消费的蓬勃壮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2024年9月29日《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GB/T 44694-2024)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是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领域的第一项“国标”,为筑牢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防线,增添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感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彰显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7、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意见(11月)
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呈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极大激发我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冰雪运动迅速普及,我国冰雪经济正在迎来提档升级的机遇期。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实现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意见》充分展现体育产业在拉动地方经济、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冷资源”释放“热消费”,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指名了具体路径。
▶ 北京市:“双奥之城”再迎“冰雪盛宴”,北京市将举办2024-2025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世界杯、亚洲杯以及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等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最美冬奥城”将再续新篇。2025年春节前后,京津冀三地还将联合开展京津冀乐享冰雪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便于全国、全世界游客参与的“冰雪+”文旅活动和优质服务,推动后冬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吉林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紧握丰富的“粉雪”资源这一王牌,精心规划冰雪产业蓝图;出台《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国家冰雪经济中心、冰雪文化创意中心等宏伟目标。2024—2025雪季,吉林冰雪试验区携手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精心策划国际、洲际、国家级各类赛事活动共计21项,其中包含3个世界杯赛事,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于2024年12月21日在呼伦贝尔市举办启动仪式,是内蒙古2024年内再一次承办全国性重大冰雪体育活动。2024年冬季旅游,内蒙古以“歌游内蒙古”为主题,推出演出、赛事、美食、温泉、自驾五大系列旅游产品,开展温暖、暖心、便民、保障、微笑、柔性执法六项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释放冰雪旅游的发展潜力。
8、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为振兴三大球注入信心(11月)
提升三大球竞技实力,夯实三大球发展基础,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推广普及三大球运动,调动各地抓三大球青训的积极性,形成振兴发展的合力,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于11月20日至2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和岳阳市举行,并计划每年举办一届。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6支队伍1500余名运动员的参加,成功打造我国青少年竞赛体系新品牌,是我国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推进三大球发展的积极探索,为社会注入了振兴三大球的信心。
9、多部门发文推动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体育事业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联的事业,在促进民族交流交融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1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力量。《意见》发布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新时代各民族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各族群众身心健康,促进民心相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10、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首次实现港澳台大团圆(11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一体的精神价值,持续展现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梦想追求。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和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的6960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香港、澳门首次组成代表团参赛,首次实现在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在以体育为媒、以赛事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上作出优秀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