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tank view
——
智慧养老是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养老服务发展及新型养老模式的创新应用,还可以大幅提升健康及养老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和能级,推动健康及养老服务质量升级。民生智库梳理我国智慧健康养老的总体情况,结合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对新时期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思考。今日推出《以人为本,推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高质量发展(下篇)》。
有关建议
结合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民生智库认为新时期推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基础设施
一方面,建成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或智慧云平台,其中,各级平台应为已搭载的各种子平台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监管等功能。
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多源数据的大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其他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应用场景等提供技术赋能,推动并优化养老服务供需两端的无感对接、无感支付(含能力评估、服务补贴的审核、发放)。
(二)强化场景应用
一方面,以居家社区为落脚点,以打造多场景覆盖、多流量共享的闭环服务来研究制定适合各地区发展实际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包括综合应用场景类以及技术应用场景类,鼓励老年人家庭、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医院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智慧健康养老试点和科技集成应用,加强智慧养老院建设和“智慧养老社区”建设,引导技术适老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与保障贫困、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基本安全需求密切相关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应纳入基本养老公共服务的范围,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切实解决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和托底保障性养老机构无实际支付能力的问题。
(三)强化试点示范
一方面,持续推进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申报与建设,包括示范企业及示范园区、示范街道、示范基地等。同时,探索推动省市县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申报与建设,包括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企业及示范园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基地等。
另一方面,强化试点示范的考核与评估,把智慧终端所能链接的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做大、做强、做实。包括:严格审核智慧养老企业资质,建立和完善“准入制度”;建立智慧养老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对服务供应商、服务人员等进行绩效考核;组织或举办智慧养老项目需求交流会/博览会。
(四)强化服务温度
“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养老工具,它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的养老资源。科技赋能和健康养老服务是智慧养老的一体两面,不可否认,智慧手段的科技赋能在智慧养老的精准对接、智慧监管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便捷、安全、切实的健康养老服务则是提高老年人智慧养老获得感和满足感的第一衡量标准。
因此,建议在推进智慧健康养老进程中不能过度强调或过度依赖纯技术的作用,而应以人为本,即以适老科技、人性化科技等“向善科技”来赋能健康养老的需求和监管,尤其是在智慧服务与智慧监管中要对科技手段的应用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增强人机互动,更要充分结合线下手段的应用,加强线下的辅助性核查和评估(如满意度调查等),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协同监管。